肌膚保養從正確洗臉開始
許多人都知道臉部保養必須選擇適合的保養品,但大部分人都會忽略洗臉的重要性,皮膚科醫師建議肌膚保養要從臉部清潔做起,正確的洗臉可以讓保養品更好吸收,但洗臉到底該怎麼洗才正確?洗完緊繃才是真正的乾淨嗎?
食藥署曾提醒,實際上洗完臉有緊繃感,可能是肌膚已產生「過度清潔」的狀況,輕者肌膚的含水量降低或是皮膚的角質層受損,嚴重者可能造成臉脫皮、發癢、紅腫,甚至產生紅疹、斑塊等現象。那我們要如何洗臉,才能正確保護我們的嬌嫩肌膚?
洗臉為什麼那麼重要?
選擇適合的洗面乳
選擇洗面乳之前,建議可以到皮膚科診所測自己的膚質,根據膚質去選擇洗面乳,但市面上百百種洗面乳,並不是標榜適合自己膚質的洗面乳就是真的適合,最重要的還須看成份,最簡單看成份的方式可以看是否有含皂鹼、SLS 、SLES配方的,若有上述這些成分的很容易造成清潔過度,建議選擇含有溫和胺基酸配方的洗面乳,MiMiQ胺基酸保濕洗顏霜不含皂鹼、刺激性低,能溫和洗淨髒污,不帶走健康的角質及油脂,維持肌膚保護力,洗後臉不緊繃乾澀。
洗臉要在適當的時間
台大醫學院皮膚科臨床教授吳英俊表示,皮膚和人一樣,有睡覺時間,如果在皮膚代謝率低的時間洗臉,送上來的營養來不及供應,造成缺氧性燃燒,形成乳酸,會傷害角質層。
皮膚代謝最旺盛就是運動後、一天工作完畢後。晚上回到家的時候,一定要將臉上的污垢、殘妝清潔乾淨,因為一整天在外面,空氣中的灰塵、汽機車排放的廢氣、還有自己皮膚分泌的油脂等等,都會附著在肌膚上堵塞毛孔,造成許多肌膚問題。而早上清潔肌膚主要是將昨天晚上成形的老廢角質、堆積在臉上的乳酸與殘留的保養品清潔乾淨,讓肌膚毛孔重新獲得呼吸。
洗臉次數不宜過多
洗臉的次數需依每個人的膚質而定,一般來說,油性肌膚需要比較多次的清潔,大約每天2-3次,中性與乾性肌膚,每天1-2次即可。
除非有大量的運動,讓肌膚促進旺盛的新陳代謝,則可以再增加清洗次數,因為清洗得太乾淨,肌膚會自動啟動保護作用,分泌更多的油脂來保護以免受到傷害,這樣反得其害。
溫涼水洗臉最合適
冷水不容易清洗掉油垢,而熱水會讓微血管擴張;高溫溼熱的環境又會讓皮脂腺分泌更多的油脂,所以用太熱的水洗臉,皮膚反而會更油。
馬偕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蕭百芬表示,溫水刺激性最小,是最適合的溫度,臉部溫度大約是攝氏25∼30度之間,所以這樣的溫度最適合。吳英俊醫師還建議,不習慣使用化妝水的人,可以在洗完溫水之後,再拍冷水冷卻皮膚,緊縮毛孔。
洗臉技巧懶人包整理